交通事故应由谁报警?
我开车时和另一辆车发生了轻微碰撞,当时双方都有点懵。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到底该由谁来报警,是事故双方都有义务,还是有一方必须负责报警呢?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中,关于由谁报警并没有严格的强制性规定,很多主体都可以进行报警。 首先,事故当事人是比较常见的报警主体。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处于事故现场,对事故的发生经过最为清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这意味着事故中的车辆驾驶人有责任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关措施。比如,在两车相撞的事故中,双方驾驶员都有权利和义务报警,以便让交警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理,确定事故责任等情况。 其次,现场的目击证人也可以报警。如果事故当事人因为受伤、惊慌等原因无法及时报警,现场的其他目击人员看到了事故的发生,他们也可以帮忙报警。这是一种基于社会公德和协助维护交通秩序的行为,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要求目击证人必须报警,但他们的报警能让警方更快地了解事故情况。 此外,过往车辆上的乘客或者路人发现交通事故后,也可以向警方报告。在一些情况下,事故当事人可能离开了现场或者没有意识到需要报警,这时其他人员的报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日常巡逻或者通过监控设备发现交通事故后,也会主动介入处理。他们会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勘查和处理。 总之,交通事故发生后,无论是当事人、目击证人还是其他发现事故的人,都可以报警,目的是为了尽快妥善处理事故,保障交通秩序和人员安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