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久拖不判对谁不利?
我有个官司到二审了,但是一直拖着不判。我心里很没底,不知道这二审一直不判下去,到底对我这个原告不利,还是对被告不利啊?我就想弄明白这个事儿,这样我也好有个应对的办法。
展开


二审久拖不判对诉讼双方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二审程序。二审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后,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的再次审理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对于上诉人而言,如果二审久拖不判,会使上诉人的诉求无法及时得到回应和解决。比如在民事财产纠纷中,上诉人可能希望通过二审判决尽快拿回属于自己的财产,但长时间的等待会导致其资金周转困难,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证据可能会出现变化或灭失,增加了上诉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难度。在心理上,上诉人也会承受较大的压力,不确定自己能否胜诉,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对于被上诉人来说,二审久拖不判也并非有利。虽然从表面上看,被上诉人可能暂时不用履行一审判决的义务,但这种拖延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困扰。例如,被上诉人可能会面临声誉上的影响,尤其是在商业活动中,长时间的诉讼未决可能会让合作伙伴对其信誉产生质疑,从而影响其商业合作和发展。同时,被上诉人也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诉讼,久拖不判会使这种负担持续存在。另外,如果二审最终改判,被上诉人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损失,而拖延的时间越长,这种潜在的风险就越大。 总之,二审久拖不判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高效、及时原则,对双方当事人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如果遇到二审久拖不判的情况,当事人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法院了解案件进展情况,督促法院尽快审结案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