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我一直不太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感觉其他法律也很重要呀。但都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就想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宪法有这样的地位呢?它和其他法律相比,特别在哪里呢?
展开


宪法被称为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从内容方面来看,宪法规定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它涵盖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关乎国家全局的重大事项。例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确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而普通法律只是规定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比如《民法典》主要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其次,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果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就会失去法律效力,必须进行修改或废止。 最后,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来讲,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制定一般需要成立专门的制宪机构,而普通法律则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修改只需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即可。这种严格的程序体现了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也保证了宪法能够适应国家的长期发展需要。综上所述,宪法在内容、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国家的根本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