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执行会这么难,是不是遇到了执行不能的情况?
我之前打赢了官司,申请了强制执行,可都过去挺长时间了,钱还是没拿到手。法院那边说一直在查对方财产,可就是没进展。我就想知道,这到底是执行过程中遇到难题了,还是属于执行不能的情况啊?我该怎么判断呢?
展开


在法律执行领域,“执行难”和“执行不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执行难”指的是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本身有履行还款等义务的能力,但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执行不顺利。比如说,被执行人故意转移、隐匿财产,让法院很难查到他们的财产线索;或者被执行人故意躲起来,找不到人;还有可能是有关部门不配合,影响了执行工作的开展。 而“执行不能”是指在执行案件过程中,被执行人客观上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即便法院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办法执行到位。通俗来讲,“执行难”是对方有财产只是暂时执行不了,“执行不能”则是根本没财产可执行。 比如,有些被执行人做生意失败,负债累累,名下没有任何房产、车辆,银行账户也没有存款,自己又没有稳定收入来源,这种情况就很可能属于“执行不能”。再像一些交通肇事案件中,肇事者本身家庭贫困,又没有保险,根本赔不起受害者的损失,这也属于“执行不能”。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于“执行不能”的案件,法院通常会采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处理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就此结束哦。申请人要是发现被执行人有了可供执行的财产,随时都可以申请法院恢复执行,而且不受时效限制。同时,法院也会定期查控,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也会主动恢复执行。 相关概念: 执行难:判决、裁定、调解书等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却因多种原因无法执行的情形。 执行不能:案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客观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穷尽手段仍无法执行的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