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没产权为何可以行使业主权利?

我租了套房子,没有产权,但听说我也能行使一些业主权利。我不太明白,没产权按理说就不是业主,为啥还能行使业主权利呢?我想了解下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原因。
展开 view-more
  • #业主权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上,没产权也有可能行使业主权利,这背后有着一定的法律逻辑和依据。首先,我们要明确“业主”的概念。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正常情况下,拥有产权的人才是业主,能行使业主权利。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一些没有产权却需要行使业主部分权利的情况。 对于没有产权却居住在小区内的人,比如租户。虽然他们不是房屋的所有权人,但他们在租赁期间对房屋拥有合法的使用权。在物业管理相关事务中,他们也会受到物业服务的影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基于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商品房买卖民事法律行为,已经合法占有建筑物专有部分,但尚未依法办理所有权登记的人;以及依照法律、法规、管理规约,或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依法作出的决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相应权利的物业使用人,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行使业主权利。 租户在租赁期间,他们需要使用小区的公共设施,接受物业服务,因此他们也有权利对物业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他们可以参与和自身利益相关的物业管理事项讨论,例如关于小区环境改善、公共设施维护等问题。虽然他们不能像产权业主那样在涉及重大决策如修改管理规约等方面有同等的决定权,但在合理范围内,为了保障自身在小区内的正常生活权益,法律赋予了他们一定的业主权利。这样的规定也是为了平衡各方利益,保障小区的正常管理和运营,让所有在小区内生活的人都能参与到物业管理相关事务中来,共同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