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之争中,外公外婆起诉为何会被驳回?
我家孩子的父母出意外去世了,我和老伴想争取孩子的监护权,就起诉了。可最后裁定下来,我们的起诉被驳回了。我实在不明白为啥,法律上对于监护权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啊,啥情况能拿到监护权,啥情况拿不到呢?
展开


在探讨监护权之争中外公外婆起诉被驳回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监护权的基本概念。监护权是指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简单来说,就是对这些需要照顾的人的生活、财产等方面进行管理和保护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在未成年人父母死亡的情况下,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有监护资格的,但监护资格并不等同于必然能获得监护权。法院在裁定监护权归属时,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进行判决。 例如,如果存在其他顺位在前且有监护能力的人,像祖父母也争取监护权,并且祖父母在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方面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那么法院可能会优先考虑将监护权判给祖父母。又或者,虽然外祖父母有监护资格,但他们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比如身体状况不佳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照顾、经济条件差难以保障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等,法院也可能会驳回外祖父母的起诉。 此外,如果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并且他们能够提供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条件,法院同样会从孩子的利益出发进行权衡。所以,在外公外婆起诉争取监护权被驳回的案件中,法院的裁定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以确保孩子能够在最有利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