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杀人犯为何很多会判死缓?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很多杀人犯被判处死缓而不是死刑立即执行,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并且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死缓。死缓,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它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这意味着罪犯的罪行严重到应该被判处死刑,但还存在一些从宽情节,所以不立即执行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这里的“罪行极其严重”,通常指犯罪行为的性质特别恶劣、犯罪后果极其严重、犯罪人的主观恶性极大等情况。而“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则涵盖了多种情形。
比如,在一些案件中,被害人一方存在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例如,被害人长期对犯罪人进行欺凌、虐待等,犯罪人在激愤之下实施了杀人行为。这种情况下,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相对会有所降低,可能就符合判处死缓的条件。
再如,犯罪人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 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杀人犯有这些情节,法院在量刑时会予以考虑。
另外,司法实践中还会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和社会效果。比如,有些案件虽然造成了人员死亡的后果,但犯罪手段并非特别残忍,犯罪的社会影响相对较小,或者在案发后犯罪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的损失,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判处死缓的因素。
综上所述,法院在对杀人犯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劳动争议区分举证责任原则具体是哪些?
离婚多分财产手段会怎么判?
公司辞退员工后拖欠工资怎么快速解决?
《粮食法》颁布于哪一年?
所得税费用是否包括出售无形资产的增值税?
学校办理不动产证需要哪些资料?
营业外收入是否会影响利润总额?
左转弯闯红灯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第二被告是否会被强制执行?
司法机关去调监控发现监控被删除了该如何处理?
女方起诉离婚可以不见面吗?
车损第三者责任险包括什么内容?
医院的医疗事故是怎么赔付的?
精神病患者引发交通事故赔付多少?
执行异议之诉立案如何收费?
滥用职权存在共同犯罪吗?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民事判决书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休息三个月营养费怎么计算?
精神损害是否应纳入行政赔偿范围?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