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为什么要进行公证?
我家里老人打算立遗嘱,听说遗嘱可以公证。但我不太明白,遗嘱为啥要公证呢?公证有啥好处?不公证行不行?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给老人参考。
展开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而遗嘱公证是公证处按照法定程序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 遗嘱进行公证,首先能确保遗嘱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在公证过程中,公证机构会对遗嘱人的行为能力、遗嘱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进行严格审查,从而保证遗嘱是遗嘱人真实意愿的表达,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其次,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证明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这意味着在发生遗产纠纷时,公证遗嘱相较于其他形式的遗嘱,在证明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上更有优势,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 再者,公证遗嘱的内容和形式更规范。公证机构会依据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遗嘱人按照法律要求设立遗嘱,使遗嘱的内容清晰、明确,避免因表述不清或格式不规范而导致遗嘱效力受到影响。 最后,公证遗嘱有妥善的保管方式。公证机构会对公证遗嘱进行存档保管,遗嘱人不用担心遗嘱丢失、损坏等问题。即使遗嘱人去世后,继承人也能方便地从公证机构获取遗嘱。不过,需要强调的是,遗嘱并非一定要公证才有效。《民法典》规定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等多种遗嘱形式,只要符合相应的法定条件,这些遗嘱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公证遗嘱在保障遗嘱效力和减少纠纷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