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调解后会出具仲裁书吗?
我最近参与了一起仲裁案件,在仲裁过程中进行了调解。现在调解达成了协议,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仲裁机构会不会出具仲裁书。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仲裁调解后是否出具仲裁书是怎么规定的,希望能得到准确的解答。
展开


在仲裁程序中,仲裁调解后是否出具仲裁书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情况。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仲裁调解。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它是一种灵活、高效的纠纷解决方式,能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作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也就是说,仲裁调解后,有两种文书可以选择。一种是调解书,它是由仲裁庭制作的,记载双方当事人调解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另一种是根据调解协议结果制作的裁决书。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与仲裁庭沟通选择出具调解书还是裁决书。 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出具调解书还是裁决书可能会有不同的考虑因素。如果双方更注重调解过程的保密性和灵活性,可能会选择调解书;如果一方担心对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希望有更强制力的执行依据,可能会选择裁决书。因为裁决书具有与法院判决书类似的强制执行效力,一方不履行时,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总之,仲裁调解后既可以出具调解书,也可以根据协议结果出具仲裁书,具体情况要依据当事人的选择和法律规定来确定。当事人在仲裁调解过程中,应充分了解两种文书的特点和效力,根据自身需求做出合适的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