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判决结果会被执行吗?
我之前和别人有个纠纷去申请了仲裁,现在仲裁结果出来了,对方好像不太愿意履行。我有点担心这个仲裁判决结果到底会不会被执行啊?我该怎么做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仲裁判决结果通常是会被执行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作出,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这是因为仲裁是一种具有准司法性质的纠纷解决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公正、及时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所以裁决结果理应得到执行。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也就是说,如果一方当事人不主动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仲裁裁决进行审查。只要仲裁裁决符合法律规定,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予执行的情形,法院就会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以确保仲裁裁决得以执行。 不过,如果被申请人能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没有仲裁协议、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等,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但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并且需要严格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所以,总体而言,仲裁判决结果大概率是会得到执行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