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会受影响吗?


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对于失信被执行人孩子是否受影响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指的是那些有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却拒不履行的人,通俗来讲,就是明明有能力还钱却不还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详细规定了可以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六种情形,包括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违反限制消费令的;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关于对孩子上学方面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孩子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保障了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会因为父母是失信被执行人而被剥夺。然而,如果孩子想要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可能会受到限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这里限制的是高收费私立学校,目的在于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利用不合理的高消费行为来逃避执行义务。 在就业方面,普通的就业通常不会因为父母是失信被执行人而受到影响。但是,如果孩子报考一些特殊的单位,比如公务员、军队、国企等,在政审环节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些单位对考生的家庭背景等方面会有较为严格的审查,父母的失信情况可能会被作为参考因素之一。不过,具体是否会因为父母失信而不通过政审,还需要结合不同单位的具体要求和规定来判断。 综上所述,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在上学和就业等方面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并且法律也有明确的界限和规定。为了减少对孩子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失信被执行人应当尽快履行法律义务,避免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