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公司会补工资吗?


在探讨辞职后公司是否补工资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下相关的概念。工资补发通常是指公司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计算错误、绩效核算延迟等,未及时足额支付给员工应得的劳动报酬,之后再将这部分报酬支付给员工。 从法律角度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所以,如果员工在辞职时,存在公司未足额支付工资的情况,公司是有义务补发工资的。 具体来说,可能需要补发工资的情形有以下几种。一是加班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要是员工在工作期间有加班情况,而公司没有按照上述标准支付加班工资,辞职时公司就需要补发。 二是绩效工资。如果员工与公司在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协议中约定了绩效工资,并且员工完成了相应的绩效任务,公司就应该按照约定支付绩效工资。若辞职时绩效工资还未结算发放,公司也需补发。 三是未休年假工资。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所以,如果员工有未休的年假,辞职时公司也应当补发这部分工资。 然而,如果员工的工资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及时足额支付,不存在上述未支付的情形,那么辞职时公司通常就不需要补发工资了。员工在遇到工资补发问题时,若与公司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