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裁判文书生效后,法院会主动强制执行吗?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法院已经做出了裁判,现在裁判文书已经生效了。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法院会不会主动去进行强制执行呢?我不太清楚这个流程,也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再做些什么,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展开 view-more
  • #强制执行
  • #裁判文书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裁判文书生效后,法院通常不会主动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一般需要权利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法院才会启动强制执行程序。 法院之所以不会主动强制执行,是因为民事权利本质上是私权,当事人对自己的权利有处分权。如果权利人没有主动要求法院保护其权利,法院不宜主动介入。例如,在合同纠纷中,一方胜诉后,如果其考虑到与对方的合作关系等因素,可能会选择不立即申请强制执行。 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裁判文书生效后,涉及财产刑(如罚金、没收财产)的部分,法院会主动执行。这是因为刑事法律关系中,国家公权力的介入程度较高,法院有职责确保刑罚的执行,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秩序。 所以,对于大多数民事裁判文书生效后的情况,权利人如果希望实现自己的权利,需要在规定的申请执行期间内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