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会自行审查合同效力吗?
我签了一份合同,现在和对方有纠纷闹到法院了。我不太确定这份合同是否有效,也不知道需不需要我主动向法院提出审查合同效力。想问问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不会自行去审查合同的效力呢?
展开


在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院通常会自行审查合同效力。下面从法律原理和法律依据等方面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从法律原理角度来看,合同效力是合同纠纷的基础问题。合同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能否成立、变更或终止。如果合同无效,那么基于该合同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也将失去法律依据。法院作为司法裁判机关,有职责确保其作出的裁判符合法律规定,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因此,对于合同效力问题,法院会依职权进行审查,而不仅仅依赖于当事人的主张。 其次,从法律依据方面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同时,《民法典》还规定了一系列合同无效的情形,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等。法院在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时,会依据这些法律规定来审查合同是否符合有效条件,是否存在无效情形。 例如,在一些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合同违反了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使当事人没有主动提出合同无效的主张,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后,也会自行审查并认定合同无效。因为这类合同涉及到建筑工程质量、公共安全等重要问题,法院有必要主动审查合同效力以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综上所述,法院在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时,通常会自行审查合同效力。这是法院履行司法职责、确保裁判合法公正的重要体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