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被抓后是否会被拘留?


肇事逃逸被抓后是否会被拘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肇事逃逸的概念。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出了事故后,不想承担责任,直接跑掉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也就是说,对于肇事逃逸但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法律赋予了交警可以决定是否对逃逸者进行拘留的权力。 那什么情况下构成犯罪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如果肇事逃逸构成了犯罪,那么逃逸者不仅会被拘留,还会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所以,肇事逃逸被抓后不一定会被拘留。如果逃逸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交警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对逃逸者进行拘留以及罚款等处罚;如果逃逸行为构成了犯罪,那么逃逸者必然会面临刑事诉讼程序,首先就会被采取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后续还可能会被判刑。在遇到交通事故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交警部门的处理,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选择逃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