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越国边境取保候审后会被判缓刑吗?


在讨论偷越国边境取保候审后是否会被判缓刑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意思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之后,在法院审判之前可以不用待在看守所里,而是在外等候审判。而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如果被判缓刑,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遵守规定,就不用再执行原判的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规定,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是关于偷越国边境罪的法律规定。 而对于缓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回到偷越国边境取保候审后是否会被判缓刑的问题上。被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判缓刑,只是说明目前的情况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如果犯罪嫌疑人偷越国边境的情节比较轻,比如只是偶尔一次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在被发现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配合调查,有明显的悔罪表现,并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法官认为其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也没有重大不良影响,那么就有可能被判处缓刑。 但是,如果偷越国边境的情节比较严重,例如多次偷越国边境、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偷越国边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等,即使被取保候审,最终也可能不会被判缓刑,而是会被判处实刑。所以,要判断偷越国边境取保候审后是否会被判缓刑,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以法院的最终判决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