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开庭质证时会进行调解吗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已经走到开庭质证这一步了。心里很忐忑,既希望能尽快解决问题,又担心结果不理想。想知道在开庭质证这个阶段,还会不会进行调解呀?是一定会调解,还是有可能调解呢?很想了解这方面情况,好提前做准备。
展开


在医疗纠纷开庭质证阶段,是有可能进行调解的。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调解,简单讲,调解就是在第三方的介入和协助下,纠纷双方通过沟通、协商,尝试就争议问题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让矛盾得到和平解决。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说明从法律层面,对于医疗纠纷的解决,是支持通过协商、调解等多种方式的。 在开庭质证阶段,调解并不是强制进行的,存在多种情况。一方面,如果双方都有调解意愿,法官通常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法官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会依据事实和法律,推动双方沟通交流,促使双方相互理解、让步,进而达成调解协议。比如,双方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参与度、赔偿金额等方面存在争议,但通过调解,医院认识到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患者也了解到医疗行为的复杂性,双方最终各退一步,达成赔偿等方面的一致。 另一方面,如果有一方坚决不同意调解,那么就不会进行调解,案件会继续按照法定程序推进,经过法庭调查、辩论等环节后,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总之,医疗纠纷开庭质证时存在调解的可能性,但最终是否调解取决于双方的意愿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