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抢劫案件会公开审判吗?


在探讨未成年人抢劫案件是否公开审判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公开审判的概念。公开审判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也就是说案件的整个审理过程和结果都向社会公众开放。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法律有着特殊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公开审判给未成年人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教育和改造。 回到未成年人抢劫案件,由于抢劫属于犯罪行为,而犯罪时被告人如果是未成年人,在审判时依然不满十八周岁,那么按照上述法律规定,该案件通常是不公开审理的。这意味着社会公众不能进入法庭旁听案件的审理过程,新闻媒体也不能对审理过程进行公开报道。 不过,如果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这些代表到场的目的并不是将案件公开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帮助工作中。例如,学校代表可以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了解案件情况,以便在后续对该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代表则可以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监督整个审判过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未成年人的利益。 此外,不公开审理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结果也不公开。根据法律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也就是说,虽然未成年人抢劫案件的审理过程不公开,但最终的判决结果是要向社会公开宣布的。这是为了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让公众能够了解法律的实施情况,同时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抢劫案件在审判时,如果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通常是不公开审理的,但经相关人员同意部分代表可到场,且判决结果会公开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