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直接不跟家属沟通会判得更严重吗?
我遇到了一个法律方面的事儿,涉及到一个案子。在这个案子里,有人没有和家属进行沟通。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在法律上会怎么处理,想知道直接不跟家属沟通会不会让判决结果更严重呢?心里一直犯嘀咕,希望能弄明白。
展开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判决的严重程度主要是依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确定的,而不是由是否与家属沟通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这就明确了法官在量刑时,是要综合考虑犯罪本身的各种因素。比如说,一个人实施了盗窃行为,法官会看他偷了多少钱,是入室盗窃还是普通盗窃,有没有造成其他的损害后果等情况来量刑,而不是看他有没有和家属沟通。 当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与家属沟通,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有利于量刑的情节。例如,如果通过与家属沟通,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但这里起作用的是积极赔偿和取得谅解这些行为,而不是单纯的与家属沟通这个动作。 所以,直接不跟家属沟通本身并不会导致判得更严重。但在司法过程中,家属可能会在退赃退赔、取得谅解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影响量刑,这是需要区分清楚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