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受贿后离职还会被追究责任吗?


先受贿后离职是否会被追究责任,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从法律原理和相关法律规定来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受贿这个概念。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接受别人的好处,为别人办事。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公职人员的廉洁性要求,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而受贿罪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也就是说,只要受贿行为构成犯罪,且还在追诉时效内,司法机关就可以对其进行追诉。 此外,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前或者之后,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在离职后收受的,以受贿论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离职前后连续收受请托人财物的,离职前后收受部分均应计入受贿数额。这进一步明确了先受贿后离职依然会被认定为受贿行为。 综上所述,先受贿后离职并不会因为离职这一行为而逃避法律的制裁。只要受贿行为达到了犯罪的标准,并且在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内,相关人员就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实施了受贿行为,就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