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致残赔付的金额是多少?


工伤致残赔付金额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工伤保险待遇的相关概念。工伤保险待遇是指职工因工发生暂时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损害时获得的一种补救和补偿,其作用是使伤残者的医疗、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工伤保险条例》是确定工伤赔付的重要法律依据。该条例规定了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赔付标准。对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除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还有伤残津贴。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伤残津贴,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五级、六级伤残职工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0%、60%。此外,如果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还可以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另外,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的医疗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也都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总之,工伤致残赔付金额需要根据具体的伤残等级、本人工资、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当地的相关规定等来综合确定。如果您想了解更准确的赔付金额,建议您咨询当地的社保部门或者专业的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