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上班了工资怎么计算?
我受了工伤,但在工伤期间就回去上班了。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工资该怎么算,是按照正常上班工资算,还是有其他的算法呢?我担心自己的工资计算不合理,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了解工伤期间上班工资如何计算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工伤的概念。工伤,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患上了职业病。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为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当职工发生工伤后,会进入停工留薪期。在这个期间,职工是不用上班的,而且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指的就是职工受伤前正常工作时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各项收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然而,如果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就提前上班了,工资的计算就会有所不同。此时,工资应该按照职工实际的出勤情况和工作表现来计算。也就是说,职工正常工作了多少时间,完成了多少工作量,就按照相应的标准来支付工资。例如,如果职工的工资是按照计时工资计算的,那么就根据职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乘以每小时的工资标准来计算工资;如果是按照计件工资计算的,就根据职工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乘以每件产品的工资单价来计算工资。 同时,职工在工伤期间提前上班,并不影响其享受工伤待遇。除了正常的工资收入外,职工仍然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其他工伤待遇。如果职工因为工伤导致劳动能力受到影响,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后,还可以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伤残津贴等待遇。 总之,工伤期间上班了,工资会按照正常的工作情况来计算,同时职工依然有权享受法定的工伤待遇。职工在遇到工伤问题时,应该及时了解自己的权益,必要时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或者专业律师咨询,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