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赔偿按照多少工资来计算?


工伤死亡赔偿是一个严肃且重要的法律问题,它涉及到对因工伤死亡职工家属的经济补偿。在计算工伤死亡赔偿时,工资是一个关键因素。下面为您详细讲解赔偿的构成以及工资在其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工伤死亡赔偿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这里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由当地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和职工本人工资无关。比如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5000元,那么丧葬补助金就是5000×6 = 30000元。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具体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例如,职工生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是6000元,其配偶每月可领取的供养亲属抚恤金就是6000×40% = 2400元。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个标准也是和职工本人工资无关,是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计算。比如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0000元,那么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就是40000×20 = 800000元。 综上所述,在工伤死亡赔偿中,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与职工本人工资无关,而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