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哪些医疗事故案例?


医疗事故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简单来说,就是医院和医生因为做错了事,导致患者身体受到了伤害。 在我国,处理医疗事故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对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技术鉴定、行政处理与监督、赔偿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以武汉的医疗事故案例来说,有这样一个情况。一位患者在武汉某医院进行手术,术后出现了严重的感染问题。经调查发现,是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消毒规范,这就属于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情况,符合医疗事故的定义。 当发生医疗事故后,首先要做的是封存病历。病历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对于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以及责任划分至关重要。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接下来是医疗事故的鉴定。一般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鉴定会综合考虑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关于赔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明确了赔偿项目和标准。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赔偿金额会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等因素来确定。例如,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武汉的这些医疗事故案例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为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疗机构,都应该了解这些法律知识,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医疗事故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