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主要区别解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作者
在法律领域,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存在显著区别。本文将详细解析二者在成立要件、成立与生效时间、责任承担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还会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清晰把握这两类合同的特点。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签订各种合同。根据合同成立的条件不同,合同可以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了解这两类合同的主要区别,对于我们正确签订和履行合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定义

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的合同。也就是说,只要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就成立,不需要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义务。例如买卖合同,双方就商品的价格、数量、质量等条款协商一致后,合同就成立了,卖方并不需要立即交付商品,买方也不需要立即支付货款。

实践合同是指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须实物给付,合同始能成立的合同,亦称要物合同。例如保管合同,寄存人将保管物交付给保管人时,保管合同才成立。如果寄存人只是与保管人达成了保管的合意,但没有将保管物交付给保管人,那么保管合同就没有成立。

三、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主要区别

  1. 成立的要件不同

诺成合同以合意为成立要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法理,只要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诺成合同就成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的买卖合同,双方就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等条款达成一致意见时,买卖合同就成立。

实践合同以合意和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义务为成立要件。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的定金合同,除了双方当事人就定金的数额、交付时间等条款达成合意之外,还需要实际交付定金,定金合同才成立。如果一方只是承诺支付定金,但没有实际交付,定金合同就不成立。

  1. 成立与生效的时间不同

诺成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达成合意)时起合同即告成立。一般情况下,诺成合同成立时即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办公用品买卖合同,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并签字盖章后,合同就成立并生效,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实践合同则在当事人达成合意之后,还必须在当事人交付标的物以后,合同才能成立。例如,甲将自己的电脑交给乙保管,乙表示同意保管,此时保管合同才成立并生效。如果甲只是与乙商量将电脑交给乙保管,但没有实际将电脑交付给乙,那么保管合同就没有成立,乙也没有保管的义务。

  1. 责任不同

在诺成合同中,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系当事人的给付义务,违反该义务便产生违约责任。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有义务按照合同的约定交付标的物,如果卖方没有按时交付标的物,就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在实践合同中,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不是当事人的给付义务,只是先合同义务,违反它不产生违约责任,可构成缔约过失责任。例如,在保管合同中,寄存人在将保管物交付给保管人之前,保管人没有保管的义务。如果寄存人在与保管人达成保管合意后,又改变主意不将保管物交付给保管人,保管人不能要求寄存人承担违约责任,但如果因为寄存人的行为给保管人造成了损失,寄存人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保管人的损失。

四、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一: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将自己的一套房屋以10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在合同签订后10日内支付定金20万元,剩余房款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一次性付清。合同签订后,乙没有按照约定支付定金。在这个案例中,房屋买卖合同是诺成合同,双方签订合同后合同就成立并生效,乙没有支付定金的行为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甲可以要求乙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

案例二:丙与丁商量,丙将自己的一辆汽车交给丁保管,丁表示同意。但后来丙又决定不将汽车交给丁保管。在这个案例中,保管合同是实践合同,由于丙没有将汽车交付给丁,保管合同没有成立,丁不能要求丙承担违约责任,但如果因为丙的行为给丁造成了损失,丙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五、法律建议

  1. 在签订合同之前,要明确合同的性质是诺成合同还是实践合同,了解不同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条件,避免因为对合同性质的误解而导致合同无法成立或生效。

  2. 对于诺成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3. 对于实践合同,在达成合意后,应当及时履行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义务,确保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如果因为一方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成立,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六、结论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在成立要件、成立与生效时间、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实际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10篇相关文章

实践合同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实践合同在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中颇为常见,其生效要件关系到合同各方的权益。本文将详细解读实践合同的生效要件,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实践合同生效的关键。

借贷合同为何是实践合同

在法律领域,借贷合同的性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借贷合同是实践合同的原因,引用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帮助您清晰理解借贷合同这一法律特性。

代物清偿协议是实践合同吗

代物清偿协议在法律领域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其是否为实践合同,分析不同观点依据,并为读者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这一法律问题。

保险合同是诺成合同吗

保险合同是否为诺成合同是保险领域的重要法律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引用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为您解读保险合同的性质,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保险合同相关法律要点。

合同订立后就能生效吗?

在商业活动与日常生活中,合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合同订立后是否就能生效,这其中存在诸多法律要点。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合同生效的奥秘。

民间借贷是实践性合同吗

民间借贷是否为实践性合同是一个在法律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和实际案例,深入探讨民间借贷合同的性质,分析其在不同主体间的具体规定,并给出实用的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的法律要点。

合同未签字可否追究违约责任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合同的签订至关重要。关于合同未签字能否追究违约责任这一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法律要点。

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有什么效力?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合同的订立十分常见。了解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效力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解析合同生效后的对内、对外效力,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合同效力相关法律知识。

订立书面合同一定要盖章吗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书面合同的订立颇为常见。那么,订立书面合同是不是一定要盖章呢?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要点。

口头协议如何生效

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口头协议较为常见,但很多人对其生效条件不太清楚。本文将详细阐述口头协议生效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口头协议的生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