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获补偿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作者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辞退员工并给予补偿的情形备受关注。本文将详细阐述辞退获补偿的多种情形,引用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帮助您明晰自身权益。

在劳动法律领域,辞退员工并给予补偿的情形是由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这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规范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辞退获补偿的情形:

一、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例如,某工厂车间长期存在粉尘污染问题,严重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但工厂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比如,公司经常无故拖欠员工工资,或者不按照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补偿。
  •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实践中,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给员工缴纳社保或者缴纳社保的基数低于实际工资。若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例如,公司因业务调整,需要减少部分岗位,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公司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三、非过失性辞退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

  •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比如,员工小李因患重病,医疗期满后,身体状况无法胜任原来的工作,公司为其安排了相对轻松的岗位,但小李仍然无法胜任,此时公司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例如,某员工在销售岗位上连续多个季度未能完成销售任务,公司对其进行了专业培训并调整了工作岗位,但该员工在新岗位上仍然表现不佳,公司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补偿。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例如,公司因经营地址迁移,导致员工上班路途变得非常遥远,公司与员工协商调整工作地点等事宜,但未能达成一致,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

四、经济性裁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并支付经济补偿:

  •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例如,某企业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为了减轻企业负担,需要裁减部分员工,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比如,受市场环境影响,企业订单大幅减少,生产经营难以为继,需要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维持企业生存,此时企业裁员应支付经济补偿。
  •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例如,某工厂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经过与员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后,仍然有部分员工无法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企业可以依法裁减这些人员并支付经济补偿。
  •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法律建议

  • 劳动者:在遇到用人单位存在过错的情况时,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环境照片等,以便在主张权益时能够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要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 用人单位:在辞退员工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操作,避免因违法辞退而承担高额的赔偿责任。对于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要依法及时足额支付,以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劳动关系的稳定。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10篇相关文章

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辞退职工要支付经济补偿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辞退职工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通过实际案例说明用人单位辞退职工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自身权益。

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相关法律解析

在劳动法律领域,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不同情形下的经济补偿规定,并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帮助大家明晰自身权益与义务。

公司解雇员工赔偿费用如何计算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公司解雇员工赔偿费用的计算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赔偿费用的计算方法,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要点。

被老板辞退工资怎么办

在工作中,若遭遇被老板辞退的情况,工资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辞退情形下工资的处理方式,并为您提供实用的法律建议,助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被解除劳动合同后,经济补偿金怎么给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被解除劳动合同后经济补偿金的给付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详细解析经济补偿金的给付情形、计算标准等内容,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自身权益。

用人单位应当在何时支付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合同经济补偿的时间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法律条文,通过实际案例说明支付时间规定,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这一重要法律知识点。

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本文将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过错性辞退、非过错性辞退、经济性裁员等情形,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自身权益。

企业用人单位裁员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企业用人单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进行裁员,而裁员补偿金的计算涉及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本文将详细介绍裁员补偿金的计算标准、相关法律依据,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同时提供实用的法律建议。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非过失性辞退的规定解析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非过失性辞退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本文深入解读劳动合同法中对非过失性辞退的规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相关法律要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无故辞退退休返聘人员是否有经济补偿金

在现实生活中,退休返聘现象较为常见。那么,无故辞退退休返聘人员是否有经济补偿金呢?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帮助您明晰其中的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