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后的报审流程及要点

  • #集体合同
  • #合同报审
  • #劳动法规
  • #企业法务
  • #合同审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后,报审是确保合同生效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阐述报审的相关法律规定、所需材料、具体流程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为企业提供实用的法律建议,帮助企业顺利完成集体合同的报审工作。

一、相关法律条文及规定

我国《劳动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同时,根据相关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并且,集体合同审查管理按现行的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例如驻江苏的中央、部门、外地、省属企业集体合同报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二、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详情

某制造企业A与工会经过多轮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于2023年5月1日签字确认。然而,企业A由于对报审流程不熟悉,直到5月20日才将集体合同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合同文本后,发现该企业报送时间超过了规定的10日期限,且报送材料中缺少职工代表大会通过集体合同的决议。

案例结果

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要求企业A补充相关材料,并对其逾期报送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企业A按照要求及时补充了材料,但由于报送逾期,导致集体合同生效时间推迟,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三、报审所需材料

  1. 用人单位、工会依法成立的证明材料:用以证明签订集体合同的双方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例如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工会的社团法人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2. 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说明:应详细说明集体协商的过程,包括协商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协商的主要内容等。
  3. 双方首席协商代表签字确认的集体协商记录:该记录是集体协商过程的重要凭证,应如实反映协商过程中双方的意见和达成的共识。
  4. 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通过集体合同的决议:证明集体合同已经经过了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的审议并获得通过。
  5. 集体合同文本:这是报审的核心材料,应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条款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四、报审具体流程

  1. 准备材料:企业在签订集体合同后,应按照劳动行政部门的要求,认真准备好上述报审所需的材料,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2. 提交申请:在规定的时间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准备好的材料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报送时,可以通过当面提交、邮寄等方式进行,并注意保留好报送的凭证。
  3. 审核反馈:劳动行政部门收到企业报送的材料后,将对材料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会及时通知企业补充或修改;如果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劳动行政部门将在15日内作出审核意见。若15日内未提出异议,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五、实用法律建议

  1. 熟悉法律规定:企业应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关于集体合同报审的相关规定,确保在签订和报审集体合同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2. 规范协商和签订程序:在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协商过程的民主、平等、公正,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职工的利益诉求。
  3. 及时报送材料:严格遵守报审时间的规定,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及时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避免因逾期报送导致合同生效时间推迟或其他不利后果。
  4. 确保材料齐全规范:在准备报审材料时,要认真核对材料清单,确保材料齐全、真实、规范。对于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与劳动行政部门沟通,按照要求进行补充或修改。
  5. 关注审核结果:在报送材料后,要密切关注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核进度和结果。如果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异议,要积极配合,及时整改,确保集体合同能够顺利生效。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