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伤残鉴定法医要检查什么

  • #伤残鉴定
  • #法医检查
  • #功能障碍
  • #结构破坏
  • #医疗依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伤残鉴定对于确定伤害程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本文详细阐述做伤残鉴定时法医的检查内容,引用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伤残鉴定相关要点。

在各类涉及人身伤害的案件或事件中,伤残鉴定是确定损害程度、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那么,做伤残鉴定时,法医一般会检查哪些内容呢?

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情况

相关法律规定,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完整性是判断伤残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伤者出现骨折、内脏器官破裂等明显的结构破坏,法医会详细检查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如《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对不同部位骨折、脏器损伤等情况都有明确的分级标准。

案例: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张某腿部骨折。法医通过X光、CT等检查手段,确定骨折的具体位置、骨折线的形态以及是否有碎骨片等,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对照相关标准判断伤残等级。

功能障碍情况

功能障碍是伤残鉴定中另一个关键的检查内容。这包括肢体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等方面。例如,因工伤导致手部受伤,可能会影响手部的握力、灵活性等运动功能;脑部受伤可能导致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

案例:李某在工作中因机器故障导致手臂受伤,经过治疗后,手臂仍存在活动受限的情况。法医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测量李某手臂的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评估其功能障碍的程度,以此作为伤残鉴定的重要依据。

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

法医还会关注伤者对医疗和护理的依赖程度。这主要是考虑到伤者在受伤后的后续治疗、康复以及生活自理等方面的需求。例如,一些严重的伤残可能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甚至需要专人护理。

案例:王某因高空坠落导致脊柱损伤,虽然经过手术治疗,但仍需要长期佩戴辅助器具,并定期进行康复治疗。法医在鉴定时,会综合考虑王某对医疗和护理的依赖情况,如需要的治疗周期、护理级别等,来确定伤残等级。

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

伤残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对伤者的心理和社会交往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面部毁容可能导致伤者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和生活。法医在鉴定时,也会适当考虑这些因素。

案例:赵某因烧伤导致面部大面积毁容,虽然身体功能基本恢复,但在心理上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愿与人交往。法医在鉴定时,会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对赵某进行心理评估,综合考虑其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受影响的程度。

其他相关因素

除了上述主要检查内容外,法医还可能会考虑伤者的年龄、职业、既往病史等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对伤残的评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法律建议

  • 及时进行伤残鉴定:在受伤后,应尽快按照相关程序申请伤残鉴定,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 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在鉴定过程中,伤者应如实提供自己的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相关资料,以便法医能够全面了解伤情。
  • 尊重鉴定结果:伤残鉴定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鉴定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按照规定申请重新鉴定,但应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