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政诉讼法申诉程序是怎样的?


行政诉讼申诉指的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处理的一种请求。在2024年,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申诉程序如下: 首先是申诉的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也就是说,申诉的前提是判决、裁定已经生效,且当事人主观认为存在错误。这种错误可能是事实认定不清、法律适用错误或者审判程序违法等情况。 然后是申诉的时间要求。虽然行政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具体时间限制,但根据司法实践和相关指导意见,当事人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如果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接着是申诉应提交的材料。当事人需要提交再审申请书,详细说明申诉的请求、事实和理由。同时,要附上原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以及支持申诉理由的相关证据材料。证据材料要能够清晰地证明原判决、裁定存在错误。 之后是受理与审查环节。人民法院在收到再审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审查主要是看是否符合再审的条件。如果符合,法院会裁定再审;如果不符合,会裁定驳回申请。审查过程中,法院可能会要求当事人补充材料或者进行询问。 最后是再审审理。一旦法院裁定再审,就会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理。再审可能会作出维持原判、改判等不同的结果。再审程序可能适用一审程序,也可能适用二审程序,这取决于原审的情况。 整个行政诉讼申诉程序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当事人在申诉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以提高申诉成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