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合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十分常见,比如我们去商场购物、租房等,都会涉及到合同。那么,依据2024年仍然适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成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首先,合同成立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合同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法律行为,至少得有两方参与。就好比两个人做买卖,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买,才可能形成合同关系。《民法典》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的数量下限,但从合同的本质来看,必须存在两个或以上相互对应的主体。这就像一场双人舞,只有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 其次,当事人之间要达成合意。这意味着各方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双方要就租金、租赁期限、房屋用途等主要内容达成共识。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内容具体确定以及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四百七十九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当一方发出要约,另一方作出有效的承诺时,就表明双方达成了合意。这就好比两个人商量事情,经过沟通后都同意了同一个方案。 最后,合同的订立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不同类型的合同可能对形式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一些大型的商业合同通常要求采用书面形式,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总之,合同成立需要满足有两个或以上当事人、达成合意以及符合法定形式等条件。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合同才能依法成立,当事人的权益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