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合同重大误解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我签了份合同,现在感觉当时签的时候对一些条款存在误解。我想知道在2024年,合同重大误解的构成条件是怎样的?要是符合这些条件,我有没有可能撤销这份合同?希望了解清楚相关规定来维护自己权益。
展开


在2024年,合同重大误解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关系到合同的效力以及当事人的权益。简单来说,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因为自己的过错对合同内容等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订立了合同。以下详细介绍其构成条件。 首先,表意人因为误解而作出了意思表示。这意味着当事人是基于错误的认识才签订了合同。比如,甲以为购买的是A品牌的产品,结果合同实际是B品牌,甲因为对品牌的误解才签订了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里强调了误解与意思表示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误解必须是重大的。一般来说,这种误解会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比如,在价格上存在重大误解,原本以为是100元的商品,合同中却写成了1000元,这显然会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重大影响。判断是否重大,要综合考虑交易的性质、内容以及相关背景等因素。 再者,误解是由表意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这里的过错不是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如果是因为对方的欺诈等行为导致的误解,那就不属于重大误解的范畴。比如,当事人自己粗心大意,没有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而产生了误解。 最后,误解必须是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发生误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等。如果只是对一些次要条款存在误解,通常不构成重大误解。比如,合同中关于交货地点的一些细微变更,如果不影响合同的根本履行,一般不认定为重大误解。 总之,只有同时满足以上这些条件,才能构成合同的重大误解。当构成重大误解时,当事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但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