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2024年侵害名誉权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我在网上发表了一些观点,结果被人恶意歪曲,还编造虚假信息在网上传播,导致我名誉受损。我想知道在2024年,像这种情况去法院起诉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
展开 view-more
  • #名誉权立案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了解2024年侵害名誉权的立案标准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名誉权的概念。名誉权是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所享有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良好名声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这里的侮辱,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诽谤则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从司法实践来看,2024年侵害名誉权的立案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存在侵害名誉权的违法行为。这意味着加害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比如,在网络上发布恶意诋毁他人的言论,或者在公开场合对他人进行辱骂等。这些行为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仅凭猜测或想象。 其次,要有损害事实的发生。损害事实主要表现为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例如,因为加害人的行为,导致周围的人对受害人产生负面看法,影响了受害人的正常生活、工作或社交等。这种损害事实可以通过证人证言、相关的网络评论、媒体报道等证据来证明。 再者,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受害人名誉受损是由于加害人的违法行为所导致的。比如,因为加害人在网上散布的虚假信息,使得很多人对受害人产生了误解,从而导致受害人的名誉受到损害。 最后,加害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是指加害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仍然实施该行为;过失则是指加害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几个条件,法院才会对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予以立案。当我们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