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故意伤害致残赔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故意伤害致残的赔偿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当这种行为导致受害人致残时,加害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医疗费是指受害人接受医学上的检查、治疗和康复所必需的费用,包括挂号费、检验费、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及其他必要的医疗费用。一般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
护理费是指受害人因遭受人身伤害,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他人帮助而付出的费用。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交通费是指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所实际发生的用于交通的费用。通常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营养费是指为了辅助受害人尽快恢复健康,通过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的摄入而支出的费用。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误工费是指受害人因遭受人身伤害,致使无法进行正常工作或进行正常经营活动而丧失的工资收入或者经营收入。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总之,2024年故意伤害致残的赔偿标准是多方面的,并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来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在实际处理赔偿问题时,受害人应保留好相关的证据,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小车与摩托发生碰撞,摩托无证驾驶,交警会处罚摩托吗?
被打了一下可以报警要求派出所做伤情鉴定吗?
信用卡逾期两天是否会影响信用?逾期多久会被起诉?
催缴欠款起诉需要交多少起诉费?
劳动监察大队如何处理拖欠工资的个人和单位?
因为感情纠纷有人上门滋事该如何报警?
婚外恋违法吗
工伤一般是如何赔偿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签约艺人和旗下艺人有什么区别?
有罪推定和疑罪从无有什么区别?
个人诈骗量刑如何定性?
公交上老人互殴会怎么处罚?
消防员多少岁可以领取退休金?
公众号预约挂号能否用合作医疗,又该怎么报销?
轻伤二级拘役四个月是否可以,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汇错款对方不返还该怎么办?
被滥用职权侵犯的财产是否可以追回?
毒驾被抓是否能保释?
已离婚后如何更改探视权?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