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征用土地的程序是什么,征地补偿费该如何管理?


在2024年,征用土地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同时对于征地补偿费也有相应的管理办法。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关于征用土地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第一步是发布拟征地公告。当地政府会在拟征地所在的乡(镇)、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发布公告,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拟征地的用途、位置、面积、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内容。这一步主要是让大家知晓征地事宜,保障大家的知情权。 第二步是进行土地现状调查。由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拟征收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要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这是为了准确掌握土地及地上附着物的情况,为后续的补偿等工作提供依据。 第三步是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这一评估由当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对征收土地的社会稳定风险状况进行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点,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确保征地工作能够平稳进行,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第四步是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土地现状调查结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等,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安置对象、安置方式、社会保障等。并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五步是组织听证。如果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第六步是办理补偿登记。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 第七步是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听证会等情况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后,由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对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最后一步是申请征收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完成上述前期工作后,方可提出征收土地申请,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经依法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接下来,关于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征地补偿费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如果出现违反规定侵占、挪用征地补偿费等情况,相关责任人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