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如何鉴定医生责任和义务?


医疗事故中鉴定医生的责任和义务,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章可循的过程。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相关的基本概念。医疗事故,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而医生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医生在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职责和应当履行的行为准则。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确定医生责任和义务的重要环节。这个鉴定一般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来进行。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患双方可以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如果是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在鉴定过程中,会着重审查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医生的责任和义务。一是医生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的行为。比如,医生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手术前的检查,或者使用了未经批准的药物等,这些都可能被认定为违反义务的行为。二是医生的过失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要判断患者所受到的伤害是不是因为医生的过错直接导致的。例如,医生开错药,而患者服用后出现了不良反应,这种情况下因果关系就比较明确。三是医生的过错程度。过错程度会影响到其需要承担的责任大小。比如,医生是因为疏忽大意导致的过错,还是存在严重的不负责任行为,这在责任认定上是有区别的。 另外,除了医学会的鉴定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辅助确定医生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病历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它记录了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等信息。医患双方都可以提供病历资料,以帮助鉴定机构更全面地了解医疗过程。同时,患者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分析医生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总之,医疗事故中鉴定医生的责任和义务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的鉴定程序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