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抵押物有效的条件有哪些,抵押的效力如何?


在2024年,抵押物要想有效,是有一定条件的,同时抵押也会产生相应的效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抵押物有效的条件主要涉及多个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抵押物必须是抵押人有权处分的财产。这意味着抵押人对该财产拥有合法的所有权或者处分权。比如,你拥有一套房产,并且该房产的产权清晰,没有争议,那么你就有权将其作为抵押物。若你只是借用他人的房产,在未得到产权人授权的情况下,是不能将其用于抵押的。 抵押物必须是法律允许抵押的财产。法律明确禁止抵押的财产是不能作为抵押物的。《民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等不得抵押。这是因为这些财产涉及到公共利益或者特殊的土地政策等因素。 抵押物还需要进行合法的登记(部分抵押物需要登记才生效)。对于一些重要的抵押物,如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时设立。登记的目的是为了公示抵押物的抵押状态,保障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谈谈抵押的效力。抵押设定后,抵押人仍然享有对抵押物的所有权,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抵押人在抵押期间转让抵押物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如果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抵押权人对抵押物享有优先受偿权。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例如,你用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到期无法偿还贷款时,银行就有权依法处置该房产,并从所得价款中优先收回贷款本息。 此外,抵押的效力还及于抵押物的从物、孳息等。从物是指与主物配合使用起辅助作用的物。孳息是指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在抵押期间,抵押物产生的孳息一般由抵押人收取,但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