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2024年非全日制工作人员受工伤如何赔偿,可以口头约定赔偿事宜吗?

我是一名非全日制工作人员,前段时间工作时受了工伤。现在我想了解一下,在2024年像我这种情况该怎么获得赔偿呢?另外,赔偿的事情能不能和单位口头约定呀,我不太懂这些法律规定,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view-more
  • #非全日制工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2024年,非全日制工作人员受工伤后赔偿问题和是否能口头约定赔偿事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来了解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这就意味着,在非全日制用工关系的建立上,口头约定是被法律所允许的。 当非全日制工作人员遭遇工伤时,赔偿方面的规定和一般劳动者大致相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这里面自然也包括非全日制工作人员。如果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非全日制工作人员缴纳了工伤保险费,那么工作人员发生工伤后,就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相应的费用。例如,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等,这些费用如果符合规定标准,都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要是用人单位没有为非全日制工作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那么在工作人员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就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是非全日制用工就逃避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的责任。 至于赔偿事宜是否可以口头约定。虽然《劳动合同法》允许非全日制用工双方订立口头协议,但对于工伤赔偿这样重要且涉及较大利益的事项,建议还是签订书面协议。口头约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乏明确的证据而产生纠纷,一旦双方对赔偿的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产生分歧,又没有书面协议作为依据,那么劳动者的权益就可能难以得到保障。书面协议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发生争议时有据可查,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非全日制工作人员受工伤后,赔偿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对于赔偿的约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最好采用书面形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