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强制履行合同请求权是什么,适用条件是怎样的?


强制履行合同请求权是指在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其按照合同的约定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当对方不遵守合同约定时,你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他把该做的事情做完。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为强制履行合同请求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基础。 强制履行合同请求权的适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合同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只有合法有效的合同才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合同本身存在违法、欺诈、胁迫等导致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那么就不能主张强制履行。例如,双方签订的是一份买卖毒品的合同,这种合同本身就是违法的,自然不能要求强制履行。 其次,必须有违约行为的存在。也就是合同一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比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卖方没有按照约定时间交付房屋,这就构成了违约行为。 再者,违约方能够继续履行合同。如果合同已经无法继续履行,那么强制履行也就失去了意义。比如,在特定物的买卖合同中,该特定物已经毁损灭失,无法再交付给对方,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要求强制履行,只能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损失等其他违约责任。 另外,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要求继续履行。如果债权人长时间不主张权利,可能会被认为放弃了强制履行的请求权。比如,在对方违约后,债权人拖了很长时间才要求对方继续履行,这时候可能就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最后,强制履行不违背合同的性质和法律规定。有些合同性质决定了不适合强制履行,比如具有人身性质的合同,像演出合同、绘画合同等,因为这些合同依赖于特定当事人的技能、才华等,不能通过强制手段要求当事人履行。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一些不能强制履行的情形,如履行费用过高,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判决违约方承担赔偿损失等其他责任,而不是强制履行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