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所称的期间是按照公历计算吗?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民法期间的事务,不太确定民法里说的期间到底是按什么来计算的。我看有人说按公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我就想弄清楚民法所称的期间是不是真的按照公历计算,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是的,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计算。下面为您详细解释一下相关概念和依据。 首先,我们来说说期间在民法里的含义。在民法中,期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从某一时间点到另一时间点所经过的时间跨度。比如合同的履行期间、诉讼时效期间等,这些期间的确定会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在合同履行期间内,一方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间,可能就构成违约。 而按照公历计算期间,这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一条规定,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自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开始计算。第二百零三条规定,期间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结束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期间的最后一日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时;有业务时间的,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为截止时间。这些规定都表明了民法中期间的计算是遵循公历规则的。 采用公历计算期间具有很多优点。公历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历法,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大家都以相同的标准来计算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因历法不同而产生的混乱,确保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比如在不同地区的当事人之间签订合同,按照公历计算履行期间,双方就不会因为对时间计算方式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