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交警查肇事逃逸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在了解2024年交警查肇事逃逸的处理流程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肇事逃逸的概念。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让受害者难以得到及时救助和赔偿,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 当发生肇事逃逸事件后,交警首先会进行受案登记。这就好比去医院看病要先挂号一样,交警会记录下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大致情况等信息。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处置,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接下来是现场勘查。交警会到事故现场,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证据,比如现场的刹车痕迹、散落的车辆碎片、监控视频等。这些证据就像是破案的线索,能帮助交警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逃逸车辆的特征。根据相关规定,交通警察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及时提取、采集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证等,制作现场勘查笔录。 在掌握了一定线索后,交警会展开调查走访。他们可能会询问现场的目击证人,了解逃逸车辆和驾驶人的相关信息,也会调取周边的监控录像,查看车辆的行驶轨迹。同时,还会通过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查询车辆的登记信息,排查可能的逃逸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如果锁定了逃逸车辆和驾驶人,交警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抓捕。对于逃逸的驾驶人,可能会采取传唤、拘留等措施。一旦将逃逸者抓获,交警会对其进行询问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和逃逸的原因。 最后是事故认定和处理。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情况,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如果逃逸者被认定为承担全部责任,那么他不仅要承担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还要面临行政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总之,交警查肇事逃逸的处理流程是一套严谨、科学的体系,旨在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交通秩序。作为普通公民,如果遇到肇事逃逸事件,要及时向交警部门报案,并尽可能提供准确的线索和信息,协助交警破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