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天放人是无罪还是取保候审?
我对刑事程序不太懂,身边有人被拘留37天后被放出来了,我就挺好奇这种情况到底是因为被认定无罪了,还是办理了取保候审。想了解一下这中间的区别,以及怎么判断到底属于哪种情况。
展开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拘留37天后被释放,既可能是无罪释放,也可能是因符合取保候审条件而获得释放。 首先来说说无罪释放。从法律层面讲,在未经司法审判并依据法律定罪之前,任何人都应被视为无罪。如果经过公安机关调查核实,发现掌握的证据不足以证实嫌疑人涉嫌犯罪,或者后续新证据表明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就会对其调整或撤销强制措施,进行无罪释放。例如,公安机关最初怀疑某人盗窃,但经过调查发现现场证据与该嫌疑人无关,就会将其无罪释放。这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再讲讲取保候审。它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比如嫌疑人身体有严重疾病,需要就医治疗,同时案件还需要继续侦查,就可能会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总之,37天放人具体是哪种情况,要结合后续的司法程序和具体案情来判断。如果后续没有新的指控,案件也不再继续侦查,那么无罪释放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后续案件还在进行,嫌疑人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并配合调查,那么取保候审的可能性较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