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关于工资的8大误区有哪些?

我对工资方面的法律知识不太懂,每次发工资感觉都有点稀里糊涂的。想知道关于工资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免得自己在工资问题上吃亏,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展开 view-more
  • #工资误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日常工作中,工资是劳动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但很多人对工资相关的法律规定存在一些误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工资常见的8大误区。 误区一:基本工资等同于全部工资。基本工资只是工资的一部分,工资总额还包括奖金、津贴、补贴等。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认为拿到手的基本工资就是全部工资收入。 误区二:休息日加班,安排补休后还需支付加班费。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的,应首先安排补休,不能补休时,则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所以,在休息日加班且安排了补休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再支付加班费。 误区三:试用期工资不受限制。《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意味着试用期工资也是有底线的,并非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设定。 误区四:奖金可以随意扣发。奖金是工资的一部分,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扣发。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约定了奖金的发放条件和标准,那么用人单位应按照约定执行。若没有正当理由扣发奖金,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误区五:工资支付周期可以随意确定。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所以,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延长工资支付周期。 误区六:高温津贴包含在工资内。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额外发放的补贴,不能包含在工资内。依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误区七:女职工产假期间没有工资。女职工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参加了生育保险,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如果未参加生育保险,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误区八: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基本工资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所以,经济补偿的月工资不是只按基本工资计算。 了解这些关于工资的误区,有助于劳动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遇到工资问题时能够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