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从犯认罪认罚但主犯不认该怎么办?

我涉及一起案件,在里面是从犯,我已经决定认罪认罚了,可主犯就是不认罪。我现在很担心,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呢?会不会因为主犯不认影响整个案件的走向,我的认罪认罚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展开 view-more
  • #认罪认罚
  • #从犯处理
  • #主犯不认
  • #刑事诉讼
  • #量刑规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刑事案件中,从犯认罪认罚而主犯不认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认罪认罚”的概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简单来说,就是你承认自己的罪行,并且愿意接受相应的处罚,那么在量刑时就会得到一定的从宽处理。 对于从犯认罪认罚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这意味着从犯在认罪认罚后,司法机关会在量刑时考虑这一情节,给予其相对较轻的处罚。 而主犯不认罪,司法机关会根据其他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也就是说,即使主犯不认罪,但如果其他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证明其犯罪事实,司法机关依然可以对其定罪量刑。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分别根据从犯和主犯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决。从犯认罪认罚,会按照从宽的原则进行量刑;主犯不认罪,如果证据充分,会按照其实际的犯罪情节进行判决。所以,从犯不必过于担心主犯不认罪会对自己的认罪认罚产生不利影响,只要自己符合认罪认罚的条件,就可以依法获得从宽处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