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在探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固定资产而言,如果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这里的“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表,使当期利润减少。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以减去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是为了防止企业通过随意转回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例如,企业在前期故意计提大量减值准备,后期再转回以增加利润,这种行为会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比如,企业有一台生产设备,购买时入账价值为 100 万元,已计提折旧 20 万元,账面价值为 80 万元。年末进行减值测试时,发现该设备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其可收回金额估计为 60 万元。此时,该设备发生减值 20 万元(80 - 60),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万元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万元 经过这样的处理后,该设备在资产负债表上以 60 万元(100 - 20 - 20)的净额列示。同时,在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项目会增加 20 万元,导致当期利润总额减少 20 万元。 总之,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企业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