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法律责任可以分成哪些种类呢?


行政许可法律责任是指在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过程中,相关主体因违反行政许可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政许可法律责任可以分成的种类。 首先是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在行政许可过程中,如果存在违法行为,如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行政相对人如果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根据该法第七十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是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在行政许可领域,如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政许可、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等罪名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最后是民事责任。虽然在行政许可中民事责任相对较少,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产生。比如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这体现了行政机关对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民事损害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行政许可法律责任主要分为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这三种类型。不同的责任类型有着不同的适用情形和法律依据,它们共同构成了行政许可法律责任的体系,保障了行政许可制度的合法、公正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