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金额算刑事案件?


在我国,不同类型的刑事案件对于金额的认定标准是不一样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几类常见犯罪的金额标准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是盗窃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一般来说,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就会被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比如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可能以三千元作为“数额较大”的起点;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一千元就达到标准了。 其次是诈骗罪。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也就是说,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及以上,通常就会作为刑事案件处理。不过,具体数额标准同样会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所差异。 再说说职务侵占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即职务侵占数额在六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另外,像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经济犯罪,也有相应的金额认定标准。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需要注意的是,金额并不是认定刑事案件的唯一标准。除了金额,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也会影响是否构成刑事案件以及如何量刑。例如,多次实施盗窃行为,即使每次盗窃金额都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也可能会被认定为刑事案件。所以,在判断是否构成刑事案件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