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用作实质性程序的分析程序是怎样的?

我在处理一起经济纠纷案件时,涉及到对一些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来证明案件事实。听说可以用分析程序作为实质性程序,可我不太清楚这个分析程序具体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适用范围、实施步骤是啥,想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展开 view-more
  • #分析程序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和审计的专业领域中,实质性程序是指用于发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而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用作实质性程序的分析程序。 首先,我们来看其适用范围。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单独或结合细节测试,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比如在一些收入确认的审计中,如果企业的收入与某些关键指标如销售量、销售单价等存在稳定的关系,就可以运用分析程序来验证收入的合理性。 从特点方面来说,分析程序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出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从而获取审计证据。它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但分析程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所提供的审计证据是间接的,其可靠性相对较低,通常需要与其他审计程序结合使用。 关于实施步骤,第一步是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特定认定的适用性。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针对同一认定的细节测试等因素。第二步是数据的可靠性。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可获得信息的来源、可比性、性质和相关性以及与信息编制相关的控制,以评价在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时使用数据的可靠性。第三步是评价预期值的准确程度。准确程度是对预期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程度的度量,预期值的准确性越高,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程序获取的保证水平将越高。最后一步是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如果差异额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差异进行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 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313 号——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分析程序作为实质性程序时,应当遵循相关规定,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总之,用作实质性程序的分析程序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册会计师谨慎运用,并结合其他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