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有哪些实务问题的解答?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的案子,想了解下在当前的民事审判工作中,对于一些常见的实务问题是怎么解答的,比如证据认定、责任划分这些方面,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心里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民事审判
  • #合同纠纷
  • #侵权责任
  • #婚姻家庭
  • #证据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诸多实务问题,下面将从几个常见方面进行解答。 首先是关于合同纠纷方面。在合同效力的认定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双方签订的合同,如果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这份合同通常是无效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违约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意味着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对违约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在侵权责任纠纷方面,《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一方存在过错导致另一方人身或财产受损,那么过错方就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对于损害赔偿的范围,《民法典》也有明确规定,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 在婚姻家庭纠纷中,涉及到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子女抚养问题,《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在证据认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在审判过程中,法官会根据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进行综合判断。比如,对于书证,需要审查其来源、内容是否真实等;对于证人证言,会考虑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证人的可信度等因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