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的案子法院会怎么判?
我有个案子一审败诉了,现在准备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我不太清楚二审法院是依据什么来判决的,是会重新审查事实,还是只看法律适用问题呢?想了解下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一般会怎么判。
展开


当一个案子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后,法院的判决会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中级人民法院会对上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两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这意味着法院会重新审视一审中涉及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以及法律的运用是否正确。 如果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会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例如在一些简单的合同纠纷案件中,一审法院对合同条款的解读和事实的认定都很准确,适用法律也无误,二审法院就可能维持原判。 要是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二审法院会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比如一审法院在认定侵权责任时,对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有误,或者错误适用了赔偿标准,二审法院就会进行纠正。 而当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时,中级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比如在一些复杂的民事纠纷中,一审法院对关键事实没有调查清楚,二审法院可能会选择发回重审,让一审法院重新审理并查明事实。 此外,如果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中级人民法院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审判程序的公正合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