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可以判决撤销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吗?离婚财产保全担保需要提供吗?


首先,关于法院是否可以判决撤销离婚协议财产分割。答案是可以的。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这是因为法律给了当事人一定时间来对财产分割决定进行思考和审视。 如果离婚时有夫妻双方都知道的共同财产未分割,离婚后要求分割的情况要分情况看。对共同财产要求分割的权利是基于物权产生的权利,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物权。若共同财产在离婚双方或一方掌控下,可以基于物权要求分割共同财产,不受时间的限制。比如双方婚后买了一处房产是共同财产,离婚时没分割,房产一直由男方居住使用,若干年后女方要求分割,就不存在时效限制。要是共同财产已经不受双方或一方掌控,就演变成一方向另一方要求赔偿的债权,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两年内起诉,否则丧失胜诉权。像上述房产如果被男方卖掉,女方只能要求分割卖出房产后的房款,且对要求分割房款的请求权只能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男方卖出房产后两年内行使,不然就会丧失胜诉权。 另外,根据相关法律,如果一方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在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也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撤销该协议,法院确认属实后会予以支持。 其次,说说离婚财产保全担保。离婚时,当事人要先提供担保才能申请诉讼保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五条规定,夫妻一方申请对配偶的个人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在采取保全措施可能造成损失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财产担保数额。申请人应当按照确认的数额提供担保,否则其保全请求不予支持。简单说,就是为了防止申请人随意申请财产保全给对方造成不必要损失,所以要求提供担保。 相关概念: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基于物权对共同财产要求分割,就是因为财产是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对其有直接支配等权利。 债权:是指在债的关系中权利主体具备的能够要求义务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如果共同财产不在掌控下,要求分割就变成了一种要求赔偿的债权。





